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防治 >

流行性出血热

发布时间:2007-03-13 18:49 发布人: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因其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要特征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老鼠(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易感者以成年人居多,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发病罕见。 本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国家和地区。我国为重灾区,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以10-12月为大流行季节,3-7月为小流行高峰。男性发病率高。农民及野外工作人员居多。在我国该病流行有两型,即以黑线姬鼠为传染源的野鼠型和以褐家鼠为传染源的家鼠型。两者临床症状和病程基本相同,但前者流行时重症较多,后者轻症较多。

[病因]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2周。
    2.病程发展可分5期。
    (1)发热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在3912—4012之间,呈弛张热,伴头痛、身痛、视物模糊、羞明、恶心、呕吐、腹泻、口渴等症,上胸部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此期约5—6日。
    (2)低血压期:一般于病程4—6日出现。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可出现心力衰竭。此期持续约1-3日。
    (3)少尿期:约出现于病程第5—7日。胃肠道症状、神经症状及出血现象明显,尿量明显减少,可出现酸中毒、尿毒症、心衰和肺水肿。此期一般持续1—4日,
    (4)多尿期:一般出现于病程第10~12日。尿量显著增加,全身症状好转。此期持续约数日至数周。
    (5)恢复期:一般于病程第4周开始恢复。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上述典型症状与体征:高热,皮肤、黏膜广泛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以及淋巴细胞增多,可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
    (2)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蛋白及管型。
    (3)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常用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标PSA组化试验等:
    (4)特异性IgM阳性有确诊价值。
    4.本病应注意与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溃疡病出血等鉴别。

[治疗

    1.发热期治疗:卧床休息,抗病毒,调整免疫功能;减轻病毒血症与血管损害;补充消耗的体液,预防休克,保护肾功能。

   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抗休克分秒必争,尽快稳定血压,减轻肾缺血,保护心、脑等主要脏器功能,预防多系统脏器衰竭。

    3.少尿期治疗:主要是防治肾衰及其并发症,重点应针对少尿型肾衰及其移行阶段的治疗。严格限制入量,稳定内环境。全身支援疗法、促进肾功能恢复。加强排泄,改善尿毒症状,积极防治并发症。

    4.多尿期治疗:加强营养,递增高蛋白与高热量饮食,注意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性休克与低血钠、低血钾。

     5.恢复期治疗:继续加强营养,检测尿常规和比重以及其他血、尿生化指标,及时评价肾功能,并用补肾中药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高热期病人:以病毒唑、α干扰素和免疫治疗为主,掌握好液体疗法,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等补充。

     2.低血压休克期:病人平卧、吸氧和保暖,迅速扩容,纠正酸中毒,及时用强心剂及血管活性药物如西地兰、能量合剂等,必要时用激素及抗凝血治疗。

     3.少尿期:严格控制入量,加强利尿或导泄,改善尿毒症状。必要时用透析疗法,紧急时放血,积极治疗并发症,同时选用敏感的对肾脏无毒或低毒的抗菌药物。

     4.多尿期:加强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务必提高警惕,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5.恢复期:及时监测尿常规和比重及血、尿生化指标,及时予以纠正,促进康复。

[预后]

    本病的病死率一般在5%~10%左右,重型病人的病死率仍较高。主要死亡原因是休克、尿毒症、肺水肿、出血(主要是脑出血和肺出血等)。近年来,由于治疗措施的改进,因休克、尿毒症、肺水肿等而死亡的病例逐渐减少,而死于出血的病例相对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