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防治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布时间:2007-03-13 18:50 发布人: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吐,头痛项强,皮肤淤点淤斑,昏迷惊厥为主症。发病急、变化快是流脑的特征。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小儿和青少年患病为主。病情较轻且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一般都能恢复而不留后遗症。若年龄小,抵抗力差,发病急暴,病情严重者(如反复惊厥,深度昏迷,广泛淤魔等),预后不良,或可造成后遗症。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与风温,春温相近,因传染性强,故也属温疫。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3日。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见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与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鉴别,多数患者感染即中止于此期,而不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脑膜炎。
    2.败血症期: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滞。70%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后即可出现皮下出血点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扩大,并可形成大疱和坏死。血培养多阳性,脑脊液可正常,淤斑涂片可找见脑膜炎双球菌。
    3.脑膜炎期:本期症状可与败血症期同时出现,也可稍晚出现。高热,淤斑,头痛剧烈,幼小儿童可表现为突然惊叫不安,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并有烦躁谵语,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呈典型的I化脓性改变,培养及涂片多为阳性。

[临床分型]
    (1)普通型:此型多见,约占流脑发病者的90%。除少数病例于起病前数小时或1—2日有轻微的上感症状外,大多起病较急,突然高热,体温多在40 c以上,伴恶寒或寒战,随即出现反复呕吐、头痛、烦躁,皮肤淤点或瘀淤斑,进而出现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
     (2)暴发型
    ①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起病即有高热、呕吐、惊厥,并在短期内出现全身广泛性淤点淤斑,迅速融合扩大,多在24小时内发生休克。早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发花,手足发凉,脉搏细数,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压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神志昏迷。脑膜刺激征多阴性,脑脊液也无显著异常,但淤斑涂片及血培养多阳性。
    ②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壮年。除高热,皮肤淤点外,头痛剧烈,极度烦躁或尖叫,频繁剧烈呕吐,反复抽搐或持续不解,四肢强直或角弓反张,神志模糊并迅即昏边,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上升。发生脑疝后,肌张力下降,全身松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规则,眼球固定,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最后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诊断]
     1.发病于冬春季节,可有流脑接触史,或未曾接种流脑疫苗。
     2.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现淤点淤斑,惊厥,昏迷及脑膜刺激征等。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在1000X106几以上,中性粒细胞占多数,蛋白增多,糖及氯化物降低。皮肤淤点及脑脊液涂片常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或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免疫血清学检查阳性,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治疗]

    流脑病情轻重不等,而且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根据病情给予适当治疗。
     (一)普通型 除了进行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外,还应进行病原治疗。轻症病例首选(Sulfadiazine, SD),疑对磺胺过敏或耐药者应该换青霉素或氯霉素,或头孢菌素。
    (二)败血症(休克型) 病因治疗首选青霉素,或者与氯霉素合用。抗休克治疗注意补充血溶量,纠正酸中毒。若休克仍未纠正,可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出现血管内弥漫性凝血,应使用肝素治疗。一旦出现重症休克时可先用肝素,然后再用6-氨基己酸治疗。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利于控制休克。
    (三)脑膜脑炎型 除了同前述一样治疗外,治疗的重点是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应合理选用脱水剂。上述激素的应用亦可显著地降低颅内压。当发生脑疝,出现呼吸衰竭时需积极抢救,给呼吸兴奋剂或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四)混合型 应根据病情,参照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治疗。

[预后]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冬春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3.按时接种流脑疫苗。
    4.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并做好消毒工作。
    5.密切观察病人体温、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
    6.昏迷病人勤翻身,拍背,吸痰。
    7.保持居室安静,空气流通,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后遗症期注意肢体的康复锻炼,失语、痴呆者应进行功能恢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