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健康管理 >

时值红眼病流行季节,巿民应加强个人卫生

发布时间:2006-06-14 16:11 发布人: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眼结膜急性发炎, 传染性极强。一般通过接触被患者眼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所有年龄均易感。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约在受到传染后的1~2天发病,病毒引起的在1~2小时内即可发病。病人有眼痛, 流泪, 畏光等症状,有较多的粘稠性分泌物。病程约一至两星期,一般没有后遗症。在游泳场、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极易流行或传播。市民可采取下列措施,以预防感染本病。

    1.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 并注意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特别是在接触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

    2.尽可能避免用手触摸眼睛;

    3.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其它卫生用品;

    4.避免与别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它可能接触眼睛的用品;

    5.妥善处理沾了病人眼部或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

    6.若眼睛感觉不适,应尽快去看医生;

    7.流行期不进入公共泳池,游泳前后最好滴新霉素等抗菌、抗病毒眼药水;

    8.患者不应去游泳,患病的幼儿应在家中休息;

    9.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应煮沸消毒, 被污染的物品应用漂白水擦拭或浸泡消毒;

    洗手时应注意:

    1.用皂液, 不要用方皂, 可避免通过肥皂交叉感染;

    2.充分揉搓双手及用足量的水冲洗;

    3.冲完手后先冲净水喉开关再用手去关水龙头。

    同时泳业经营场所注意不要让红眼病患者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并确保游泳池的清洁卫生和规定的余氯浓度(0.3-0.5mg/L);呼吁旅游、餐饮、美容业者应注意毛巾消毒, 应在公用卫生间放置皂液, 提供一次性抹手纸或安装干手机,不得使用公用毛巾。

    感染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用抗菌素类或磺胺类药液滴眼,每日数次,分泌物多时,用0.5—1硝酸银滴眼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睡前搽磺胺或金霉素眼膏,以防止睑缘黏合。病愈后,应马上将所有未用完的眼药妥善抛弃,用过的被单、毛巾等物品彻底消毒,否则将会增加传染机会。

   

    (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