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危害及疫苗预防
发布时间:2006-06-14 16:12
发布人: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特别是在拥挤的密闭空间;是目前人类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每年引致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不时会出现流感流行或局部暴发。
    流感易于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得过流感后,人体是会产生一定免疫力的,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改变,人体的免疫力就不能抵御发生了改变的病毒的侵袭。得过流感的人还会再得流感,这与同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麻疹不同,人得过麻疹就可以终生不再患麻疹,这是因为麻疹病毒极少发生改变。
    流感的潜伏期短,通常为1~3天,症状有发热(小孩为高热)、咳嗽、咽喉痛、流鼻涕、鼻塞、头痛、肌肉痛、极度疲乏,大多数病在1~2周内可完全康复。单从症状上看,流感不易与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别,极易与普通感冒(伤风)混淆,一般认为是“小病”。流感的确诊须取血做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或取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流感病毒抗原或分离流感病毒。
    近年来,流感对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流感的经济效益已渐为大众知晓。流感对健康的危害不仅在流感本身,与普通感冒不同,患流感后常会引起较严重的合并症,如肺炎,这是最常见的可能致死的合并症,特别是在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而且有慢性病者得流感后会加重原有的疾病,如肺心病。流感流行时发病率可达3%~30%,许多正常社会活动和秩序会受到影响,如工厂停产、学校停课等,由于患流感以及流感合并症的病人或死亡人数增多,医院门诊人数大增,医药费用激增,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随着人类的期望寿命的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大,更多的人会因流感流行而患上肺炎等严重的带来合并症,致使医疗费用上涨;而且频繁的国际交流、旅游使得流感更易传播。因此预防流感越来越变得迫切。
    那么,如何预防流感及减少流感严重的合并症带来带来危害呢?除经常锻炼、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外,最好的办法是打预防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方法之一。大家都知道流感是由不断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流感病毒主要有两型,甲型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飞禽、猪、马等动物。因此人在生活中与这些动物接触频繁的地方,为流感病毒产生变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变异后的病毒会导致流感流行。变异程度大则导致大流行。乙型病毒主要限于人,变异较小。
    流感疫苗是怎样制备的呢?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的流感预防监测是很重视的,它有一个国际流感监测网,由82个国家的110个流感中心和4个世界卫生组织的病毒参比及研究协作中心组成,该监测网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监测全球各地的流感疫情,并确保将各地分离到的流感病毒送到世界卫生组织协作中心作病毒的及时鉴别。根据鉴别结果确定当年全球的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即当前的流感是由何种病毒引起的,并为下一季节推荐恰当的生产疫苗的病毒组份,疫苗含2株甲型病毒和1株乙型病毒。
    目前的流感疫苗主要是用鸡胚生产制造的死疫苗,如疫苗所含病毒与流行的病毒相匹配时,健康志愿者试验的有效性为70%~90%;在老人、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使用,严重的呼吸道合并症及死亡率减少50%。
    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而且变异难于预测,为制备疫苗带来困难,疫苗的病毒组分不易做到与当前流行病毒完全匹配,所以用目前的疫苗尚难以有效地控制流感流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为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老年人及慢性病者因流感而得严重合并症的发生率和因重病而致提早死亡的死亡率,减少重病的特别护理及药物的需求,特别是抗生素,减少因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推荐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慢性病的体弱者(如肺心病、糖尿病患者等),为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最好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北半球使用的流感疫苗应含以下三种成分: 甲型/薪喀里多里亚/20/99(H1N1) 样病毒抗原、甲型/莫斯科/10/99(H3N2)样病毒抗原和乙型/四川/379/99样病毒抗原。接种流感疫苗应在各地卫生防疫站或疾病预防中心进行,在那里有供当年使用的国产或进口的流感疫苗供应。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1、对鸡蛋过敏者;2、急性发热的患者要推迟接种;3、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对胎儿没有副作用,但有专家认为孕妇最好在孕龄大于3个月以后接种疫苗,以避免偶合自发性流产。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