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健康管理 >

健康从日常卫生做起

发布时间:2012-03-16 10:28 发布人:

1、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⑴科学依据:正确洗手是个人卫生的基础,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是降低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患病风险的最有效和最廉价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忽视手部卫生,将导致腹泻、流感、手足口病、沙眼等疾病传播的几率大大增加。  

 ⑵健康行为:  

  ①正确洗手的步骤:a.用水打湿双手,涂上适量的洗手液或香皂、肥皂;b.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相互揉搓,洗净手掌;c.十指交叉,掌心对手背相互揉搓,洗净手背;d.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洗净指缝;e.双手轻合成空拳,互相揉搓,洗净指背;f.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揉搓,洗净大拇指;g.一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揉搓,洗净指尖;h.用流动的清水将手冲干净;i.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手擦干,或者自然晾干。

    

②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a.在接触眼睛、鼻子及嘴前;b.吃东西及处理食物前;c.上厕所后;d.当手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咳嗽和擤鼻涕后;e.护理病人后;f.触摸过公共设施,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g.接触动物或家禽后;h.外出回家后。  

③ 洗手注意事项:a.当您在洗手时最好用流动的水洗手,如有的地区不具备条件,可用水盆洗,与上述六步洗手法步骤相同,只是最后需换一盆清水将双手冲洗干净;b.洗手时用肥皂揉搓双手至少20秒全部的洗手时间约需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  15分钟。  

 ⑴科学依据:经常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密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是简单、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法。  

 ⑵健康行为: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次至少3次,每次15-20分钟;  

室外温度较低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ƒ儿童、老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必要时需要戴口罩。  

3.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吃不洁或半生食物。  

⑴科学依据: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如果进食受到污染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就容易生病。  

⑵健康行为:  

饮用煮开过的水或经过消毒处理过的水;  

不购买没有正规标识、过期的或包装破损的食品;  

ƒ生和熟的食物要分开处理,不用同一案板和刀具,以免交叉污染;

食物储藏要防虫防尘,不用报纸、不洁的纸张或物品包裹食物;  

不吃不洁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要彻底洗净;  

冰箱储存的熟食品要彻底加热才可食用;  

烹调食物前、饭后都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