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慢性病防治 >

乙型肝炎的危害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6-06-14 16:21 发布人: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属于高地方性流行区,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世界的1/3。在我国儿童是乙肝的主要感染者,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

      乙型肝炎是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乏力、头晕、失眠、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等诸多症状。且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和接触传播。血液及制品中只要有微量乙肝病毒即可使使用者感染;此外皮肤划痕、针炙、共用剃刀、牙刷等极易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乙肝病毒。还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在我国尤其严重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母亲时,通过三种方式即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及产后早期抚养过程中传给婴儿,也就是母婴传播。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体质。

      乙型肝炎虽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成人、儿童普遍易感,但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乙肝感染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国内外防治经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和合理使用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收效最大。首先加强对乙肝病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及献血员的管理。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孕妇要做产前检查、防止创伤,新生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或单用乙肝疫苗加以阻断。医院在严格隔离、实行专科门诊,严格消毒,采用一人一针一筒等措施。近年来,我国在研制乙肝血源性和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血源性疫苗进行了大面积阻断母婴传播和婴幼儿免疫策略研究,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因此当前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措施,同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便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在短期内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规定指标。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乙型肝炎这种传染病预防的重视。希望全市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这项预防工作,咨询与预防接种乙肝疫苗,保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