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与党的群众观
全国开展的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建立在党的群众观基础上,群众观是体现在“八荣八耻”学习活动中的党的根本价值理念。切实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必须真正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等问题,也就是要在整个活动中贯彻群众观的问题。
进一步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根本要求。在“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必须强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悖于“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就走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坚持为人民服务,着重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核心是为人民谋利益。要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进一步解决好“靠什么人”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靠什么人”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讲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群众观在实践中的贯彻和应用。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要坚持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进一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挥好。一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和监督权,真正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集群众智慧和力量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同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疾苦。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进一步解决好 “‘怕’什么人”的问题,始终坚持群众“满意”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其实,不论是党组织、党员干部,还是党员个人,都要怕群众。这种“怕”是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感,是由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千标准万标准,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使我们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员个人有了这种“怕”。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员个人有了这种“怕”,才能勤政敬业;有了这种“怕”,才能清正廉洁;有了这种“怕”,才能政通人和。俗话说,民心是杆秤。以民心这杆秤,来检验、评判我们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员个人对群众的态度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检验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