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控信息 > 国内国外 >

冬春季慎防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时间:2011-01-24 09:31     发布人:    阅读次数:

进入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性腮腺炎也进入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2以上的孩子,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可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耳部淋巴结肿腺和睾丸、卵巢炎、腮腺炎、心肌炎、糖尿病等。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起病较急,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近10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流行性腮腺炎虽是丙类传染病,但危害严重,腮腺炎病毒不仅侵害腮腺,也常侵害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后遗症和男性不育。  

二、流行因素  

(一)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三)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三、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  

据湖北省近几年监测数据分析,我省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3~14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0%左右,最多的是学生,其次是幼托儿童。总人群发病率男高于女,而且各高发年龄组的发病率亦为男高于女。腮腺炎对男性危害较女性更为严重,应引起关注。  

四、预防提示  

(一)本病可预防,近年国内外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人血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预防均无效。根据我省腮腺炎流行特点,建议15岁以下人群均要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二)本病目前虽尚无特效疗法,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援和中医中药治疗,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者外,大多预后良好  

(三)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对高热头痛明显的患者,不应迷信土医生的局部治疗,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五、预防措施  

(一)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二)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三)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除可接种专用的腮腺炎疫苗外,也可选择“麻腮风”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3种疾病。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六、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一)患者要与健康人分开隔离,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二)患者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由于腮腺肿大可引起进食困难,因此要吃一些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稀饭、面片汤、鸡蛋羹等。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腺分泌,使腮腺的肿痛加重。  

(三)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复方硼砂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  

(四)患者如果发热超过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五)患者如果出现睾丸肿大,伴有压痛感时,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对局部进行冷敷,并用丁字形布带将睾丸托起来,以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