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主题 > 慢性病防治 >

小心你的情绪“感冒”了

发布时间:2019-01-18 10:05     发布人:但丽琼    阅读次数: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内心充满压力、焦虑、烦躁和困惑,积郁在胸中找不到释放的出口。这样的状态,有时可能要持续好几天。但是,当这些压抑、抑郁的状态持续超过两周,这时就需要考虑:你的情绪可能“感冒”了。

  现代人物质资源富足,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休闲方式愈来愈丰富,但是在快节奏和竞争高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躲在看似坚硬的外壳里独自消化着所有“不开心”。

   近日,记者就抑郁症和躁郁症这两种常见的情绪“感冒”,采访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许崇涛教授和赵颖琳医师。原来,在医生们的眼中,用科学的方法拯救“不开心”没有那么难,抑郁症和躁郁症也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精神病”。
 
  “抑郁症”“躁郁症”更偏爱精英人群?

  近年来,“抑郁症”“躁郁症”“双相精神障碍”等词汇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离我们越来越近。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似乎都是些外表看上去非常光鲜亮丽的人。

  例如,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子,成功应聘到一线城市的一家国企,薪金待遇优厚。这在别人看来一路“开挂”的人生,却突然传出他“抑郁”的消息。

  是不是躁郁症、抑郁症更偏爱精英人群?针对这个疑问,许崇涛教授给出了详细的解答。首先,“抑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抑郁症,为单相障碍,即每次发作都是抑郁,无躁狂发作;另一种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也称躁郁症,即有时抑郁发作,有时躁狂发作。当然,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常常引发情绪问题,特别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也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文学家卡夫卡就是一个情绪比较低落的人,带有忧郁气质。这类人对事物的敏感性高,感知、感受能力更强,容易忧郁,所以容易出现抑郁。而一般的人,所谓‘神经大条’的人,遇到事情之后并不会多想。所以感受更多、想太多,相对容易出现抑郁。”许教授说。

  双相障碍患者,其情绪高低的波动性更大。至于发病人群,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但是抑郁症也好,双相障碍也好,这里面的确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双相障碍的患者,在躁狂发作的时候,表现为兴奋、自我感觉良好、情绪高涨、思维反应能力增加。在躁狂发作不太严重(即轻度)的时候,其工作效率、艺术创造力增加,包括工程师的设计,其作品的联想丰富、思维更广阔、更具创新,就显得比一般人更好。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因为发病早、病情重,对其个人的创造力、社会功能影响严重,进而阻碍到其个人学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据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情绪障碍的患者,在蓝领阶层中发病的患者更多,究其原因就是发病过早,妨碍了患者个人学习、工作能力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患者后续的发展。所以,并不是说抑郁症和躁郁症更青睐精英。这也提醒我们,一旦出现抑郁、双相障碍,及早和坚持治疗是对患者社会功能的保护。

  “举个例子,像梵高,他是一名双相障碍的患者,轻度发作的时候,对其艺术创作有益,但是重度发作的时候,一定会妨碍他的艺术创作甚至正常生活。”许教授告诉记者。

  “病耻感”普遍存在于精神类疾病患者中

  “病耻感”三个字,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非常陌生,但是它却普遍存在于精神类疾病患者中。

  许崇涛教授告诉记者,“社会上人们歧视的眼光给精神障碍患者造成的无形的‘隔离’,其伤害更甚于精神病院铁栏杆、铁门窗里有形的隔离。社会给精神病人的歧视使得当许多人患上精神类疾病的时候,特别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有精神疾病,从而被周围的人歧视。”

  据许教授介绍,因为担心影响人际关系、工作,甚至是升迁,一般来讲,患者都会尽量隐瞒患病的事实。“好在,抑郁的患者因为在发病的时候非常痛苦,有相当大部分的病人即便知道有‘病耻感’的存在,也愿意来接受治疗。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就更加鼓励他们,接受自己,同时积极改善和治疗这个疾病。”

  但是,患者在躁狂发作的时候,因其情感高涨,持续亢奋,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常常会觉得拥有高于一般人的才华,并不会有“病耻感”。然而因为患者持续表现为异于常人的兴奋,反而更容易被周围的人看出来所谓的“不正常”。当患者躁狂的症状消失或被控制后,也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躁狂发作是一种精神类疾病,进而产生病耻感。

  社会角色是否受影响是判定是否疾病的重要因素

  “对待这类情绪障碍患者,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普通人并不懂得区分精神类疾病的分类,一听到‘精神疾病’四个字就先被吓到了。但其实,它就是正常情绪的‘严重化’。”许教授解释,“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问题,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或者兴奋的时候,只不过这些患者的抑郁或情绪高涨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虽然超出了患者自身的可控范围,但是与精神分裂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正常人的抑郁情绪不会超过两周,正常人持续兴奋的情绪也不会接连持续七天以上。更重要的是,抑郁也好,躁狂也好,“患者的社会角色有无受到影响”也是医生判定是“疾病”还是“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例如,学生有无影响学业,成年人有无影响到日常正常的工作、社会交往,有没有出现自我照料困难等。

  “只有在这些症状同时存在时,医生才会考虑患者是抑郁症发作或躁郁症发作。”许教授说。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服药

  此外,对于如何界定什么程度的抑郁症、躁郁症病人需要服药,许教授表示,轻度到中度抑郁,并有明确的外因刺激的患者,可以先不用吃药,配合心理咨询的疏导和多做运动治疗。

  但是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和双相障碍的患者来说,在这个时候,心理疏导必须配合着药物治疗才能起到作用。而服用药量的多少,取决于病人对药物的代谢、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就像喝酒,每个人能喝多少酒会醉都不一样,是相似的道理。通常,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病人需服药两年以上,而病情反复发作的病人服药的年限更长。当然,随着病情的改善,药量会逐渐递减,到最后就是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许教授说。

  “其实,当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了解得越多病耻感就越低,像规范的治疗所需的时长、疾病对自己后续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病人信任医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预后效果也就越好。”许崇涛教授表示。

  赵颖琳医生告诉记者,许多患者不肯服药,或者其家属不支持服药,基本上是出于对药物的担忧和对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的误解,错误的认为吃了会变傻、变呆。至于用药的剂量和种类,根据疾病治疗的急性期、巩固期阶段不同,在国内外都有其明确的治疗指南和标准。

  温馨提示

  给予病人关心鼓励要适度

  人的一生当中都有可能经历这样的状态,所以给予患病的人关心、理解、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希望患者家属陪同患者一起就诊,便于家人理解疾病,予以支持。我们发现,躁狂症还好,因为患者发病的时候会‘惹麻烦’,家长能‘看得到’孩子生病了。但是对于抑郁症,普遍存在家长不重视、不理解,以为就是思想认识问题,甚至对患者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贻误病情。”许教授说。

  国外有研究表明,高情感表达的家庭,即患者家属对患者过度关注、过度关心,或冷漠、对病人打骂、责骂等带有攻击性的情感表达,均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而低情感表达的家庭,即给予患者适度的关心和鼓励,把患者当做未生病的人对待,反倒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医生提示,可尝试使用“冥想减压法”。冥想是减轻人们心理压力的一个较好的方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或平躺,放松身体,专注呼吸,对脑海中出现的念头不抗拒,不评判,只专注呼吸,这样,真正的放松和宁静便会随着用心呼吸而自然产生。